牙齿真的是一个人的门面,相信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家的孩子与人交谈、对人微笑的时候,可以漏出整齐漂亮的牙齿。那么想要宝宝牙齿漂亮应该多吃什么呢?
最全面的牙齿营养小知识,给爸爸妈妈参考。
补充矿物质
牙齿的主要成份是钙和磷。奶制品中的钙最容易被人体吸收,是宝宝理想的补钙食品。除此之外,粗粮、黄豆、海带、黑木耳等食物中也含有较多的钙、磷、铁和氟,对宝宝牙齿健康发育有很大帮助,大人可以合理搭配这些食物让宝宝均衡摄入。
富含蛋白质的食物
蛋白质摄入不足,会造成牙齿排列不齐、牙齿萌出时间延迟及牙周组织病变等现象,而且可能造成龋齿。让宝宝吃各类植物、动物蛋白,比如蛋类、鱼类、豆类、干果类可促进宝宝牙齿的正常发育。
维生素
维生素D能帮助宝宝更好地吸收钙质。骨胶和牙釉质的形成需要维生素C。充足的维生素对牙齿的发育极为重要。维生素A、维生素D来源于乳类及动物肝脏及鱼肝油制剂,维生素C则广泛存在于各种蔬菜和新鲜水果中,父母可以参考选择哦。
控制甜食摄入
要让宝宝做到:餐前不吃糖;睡前不吃糖;少喝或不喝含糖较高的饮料;少吃饼干、蛋糕、面包之类的粘性甜食;吃糖或食用含糖食品后要及时刷牙嗽口。
吃一些脆硬食物
咀嚼脆硬食物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口腔肌肉,还能让牙齿长得更结实、更整齐,也为恒齿的萌出做准备。
除此之外,牙齿的护理也非常的重要。
据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我国的5岁组的儿童患龋齿的概率高达50%-66%,也就是平均两个小孩就有一个小孩有龋齿。可见培养宝宝养成爱护牙齿的好习惯刻不容缓。
龋齿
龋病是含糖食物(特别是蔗糖)进入口腔后,在牙菌斑内经致龋菌(主要有变形链球菌、乳杆菌及放线菌等)的作用,发酵产酸(主要是乳酸),从牙齿表面结构的薄弱处开始,逐渐溶解破坏牙的无机物而产生的。
护牙从第一颗牙齿开始
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,妈妈就要为宝宝做口腔护理。早晨及晚上临睡前,在食指上缠上干净的纱布,沾清水清洁牙齿及牙龈,有利于保持乳牙清洁,按摩牙龈也可促进牙齿萌出。
出牙后的宝宝,平时每次喝完奶后,要给宝宝喝几口白开水,以清洁口腔,保护牙齿。
爱心贴士:长第一颗乳牙~1岁半的宝宝,正处于“口欲期”,喜欢通过嘴巴来感知世界,这个时候口腔清洁工作主要靠父母。宝爸宝妈可以通过唱歌、讲话的方式和宝宝互动,通过游戏引起宝宝的兴趣,让宝宝产生“刷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”。
3~6岁独立刷牙走起
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从能力上来说已经可以掌控刷牙这件事情了,但是他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刷牙、不能坚持,因此家长要做的是如何让孩子对刷牙感兴趣,在自愿的状态下保持这个好习惯。
3~6岁的宝宝应在大人的指导下开始自己刷牙,但仍需大人的帮助。刚开始的时候,家长可以有意地让孩子观察大人的刷牙动作。因为孩子太小,所以孩子在开始自己刷牙的时候,往往达不到完全清洁的目的,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帮助他们,通过逐渐的引导,宝宝就能越做越好。当然,这个时期仍然非常需要因势利导,根据顺其自然的原则,培养宝宝的兴趣,千万不要为了刷牙弄得宝宝又哭又闹,这样虽然刷干净了牙齿,却留下了心灵阴影,得不偿失。
远离伤牙坏习惯
在生活中一些小习惯不加以纠正,就可能酿成大错,给宝宝带来痛苦。妈妈们要及时纠正宝宝的不良习惯。
(1)吮指
在婴儿的一定发育阶段,吮指是完全正常的,一般在2岁末会自动消失,1岁半以前可不必破除吮指习惯。3岁前有吮指习惯的儿童,其错合大多限制在牙弓的前段,而且是暂时的,只要不再继续吮指,畸形会自动消失。
吮指习惯超过3岁半,牙颌畸形的恒久性将明显增加。如果习惯延长到混合牙列时期(6~12岁),则可能发生永久性畸形。因此必须及时干预矫治。
(2)舔舌
一些宝宝习惯用舌舔未萌出牙的间隙或正萌出的牙及龋齿牙等,这些喜欢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牙颌畸形,需要进行相关干预和治疗。如果宝宝仅仅是因为好玩舔牙,就要经常提醒宝宝不要舔牙齿,并做些游戏分散宝宝注意力;必要时可以戴固定或活动的矫治器进行矫治。
(3)咬东西
6岁前的宝宝中,咬下唇或咬笔、咬被角的孩子比较多见。这种习惯可造成上牙前突,上下嘴唇闭不上,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开唇露齿,需要宝妈及时制止。
对学龄前儿童可以在下唇上涂不良味觉的食物,必要时可戴矫治器破除;大些的孩子可学习吹箫、笛等乐器,在加强了唇肌的张力后,此种习惯较易破除。》》》相关阅读:河源曙光医疗美容医院